其他

从清华校长到北京代市长,陈吉宁的清华风范

2017-05-28 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

自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除了中间留学英国并任教的10年,陈吉宁在清华园里待了24年。从环境系副主任,到清华大学校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2015年1月,他离开清华园,成为环保部党组书记、部长。再到今天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代理市长。熟悉他的人说,这些转身毫不奇突,因为陈吉宁「从来就不是传统的学院派」。




清华风范 时代担当


2017年5月27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接受蔡奇辞去北京市市长职务的请求,任命陈吉宁为北京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蔡奇就市委意见作说明时说,陈吉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视野开阔,改革创新意识强,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抓工作力度大。担任环保部部长以来,针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复杂环境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深化环保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环保督查问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陈吉宁同志工作勤勉,作风深入,性格直爽,为人正派,要求自己比较严格。我们相信,陈吉宁同志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北京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后,一定能够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领导下,团结带领市政府一班人,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推动北京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经会议表决全票通过后,陈吉宁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

 

陈吉宁讲话说,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各方面工作都具有代表性、指向性。能够来到首都同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感到肩上担子很重。

 

陈吉宁表示,中央对首都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殷切期望,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创造了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自己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接好接力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在以蔡奇同志为班长的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牢记使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做好,推动首都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辜负党中央和全市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不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自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除了中间留学英国并任教的10年,陈吉宁在清华园里待了24年。从环境系副主任,到清华大学校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2015年1月,他离开清华园,成为环保部党组书记、部长。再到今天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代理市长。熟悉他的人说,这些转身毫不奇突,因为陈吉宁「从来就不是传统的学院派」。

 

为什么是陈吉宁?

 

“不是传统的学院派”,不仅表现在他对与环境有关的社会事件的深切关注,也表现在他与业内和政府部门都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而在一些利益关系复杂的改革中,他表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勇气和推动力。

 


不久前,时任环境保护部掌门人陈吉宁主持召开媒体见面会。

 

在开场白中,陈吉宁简单却沉重地表达了他此时的感受,“作为环保部长,看到这样的污染天气,我感到很内疚和自责”。

 

陈吉宁提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冬季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没有多少改善。跟2013年比有改善,但是2016年与2015年比没有改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些措施在冬季之前是管用的,到了冬季之后、进入供暖期,我们的措施还很不够。”

 

有网友评价:这才是真正敢说实话的良心官员。

 

记者问:“现在老百姓有迫切的期待到底我们什么时候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能不能请你预测一下?”

 

他坦言: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预测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背后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接受程度,也取决于我们在技术上能不能有更快的突破。美国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来找原因,我们现在原因找得比他们要快一些,治理的措施力度也比较大,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困难。今天让我讲大概多长时间一定能解决,不符合科学规律,认识上没有到这种程度。

 

其实任何立竿见影的承诺诸如“提头来见”多少显得有勇无谋,毕竟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理性而不是情绪。

 

当年在得知陈吉宁履新环保部时,同为环保专家的邹骥给陈吉宁发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你当部长,应当比当院士给国家做的贡献大。」


清华经管顾问委员会委员

 

细心的人会发现,不管是记者招待会还是媒体见面会,陈吉宁的背后永远有满屏的数据。用数据、事实说话,剖析问题、阐释对策,尽显学者风范。

 

事实上,他也正是环保领域的权威专家,长期致力于环境系统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1年,陈吉宁考入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赴英留学,在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回清华任教,1999年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12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2015年1月,他离开清华园,成为环保部党组书记、部长,治理中国环境的重任落在了他的肩上。

 

陈吉宁任清华校长期间,留给学生的印象之一就是朴实、有亲和力。

 

2012年4月,有这样一张照片曾走红网络。陈吉宁骑着二八自行车,与同样骑着自行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岳光溪聊天,被学生拍了下来。

 


还有2013年10月31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学校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候选人的答辩会已开始一个半小时,陈吉宁悄悄从侧门走了进来。他并未打断答辩过程,而是走到最后一排站着,和其他同学一同站着听完了答辩。

 


在陈吉宁的同事眼中,“敢于挑战、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是他获得尊敬的原因之一。

 

陈吉宁敢于担当的一面,在归国伊始就有所显露。1998年回国后,陈先是成为副教授,一年后,旋即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他担任系主任,当时颇有争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回忆,大家都觉得陈吉宁太年轻了,但很快,陈吉宁就以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这个有着十年海外经历的“海归”主任,一系列措施引起了环境系内外师生的瞩目。“他引进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人,吸引人才的手段也比较有魄力,把清华环境系带上了一个新台阶。”王占生说。

 

或许正因此,2002年至2009年期间的清华大学原书记、现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当年一直对陈吉宁赞赏有加,多次称赞陈吉宁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

 

2006年,42岁的陈吉宁就被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校长。6年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第18任校长。

 

有全局观、交流能力强,人缘好,同时还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新观点——这也同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钱易对陈吉宁的看法。

 

更难得的是,钱易此前曾向媒体回忆,作为不是院士的校长,当年清华大学曾有一些老师找到钱易,希望作为同一领域的工程院院士钱易能推荐陈吉宁申报院士。钱易为此跟陈吉宁交流了意见,当时陈吉宁和她说了一句话:“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做校长),就不能再多考虑其他。”

 


2016年6月20日,世界顶尖权威期刊《自然》评选出了10位“中国科学之星”,并配以肖像插画和介绍:顶级环保官员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污染斗士--陈吉宁。

 

 

延伸阅读


 清华经管建院30周年陈吉宁宣读朱镕基致贺信

 

2014年4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师生校友重聚共叙活动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发来重要来信。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副校长谢维和、党委副书记史宗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David Schmittlein),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Dominic Barton)等与近4000名清华经管学院师生、校友共同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陈吉宁在活动开始时宣读了朱镕基的来信。朱镕基在信中表示,三十年来,清华经管学院在清华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院同仁锐意改革,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国内一流、世界有名的管理学院,成果丰硕,他深感欣慰。朱镕基希望学院全体师生以“三十而立”之年为新的起点,坚持改革创新,自强不息,追求完美,尽快把清华经管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为国家振兴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清华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EMBA2012级A班全体同学致信朱镕基,向老院长汇报自己的学习实践体会。朱镕基在来信中回复说:“看到同学们放眼全球,走向世界,而且深入到边远贫困地区体察国情民意,我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只有把世界上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经营管理人才。”

 

来信最后,朱镕基满怀深情地表示:“作为一个清华人,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陈吉宁在讲话中指出,清华经管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倾注了朱镕基院长的殷切期待和巨大心血。清华大学新时期的建设发展,得益于朱镕基总理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心。来信的字里行间让大家再次强烈感受到老学长朱镕基始终对母校饱含着真挚热爱,对清华经管学院充满了深厚感情。这将激励着全体清华人为学为人并重,永远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陈吉宁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朱镕基的重要来信精神,以建院30周年为新的起点,在朱镕基老院长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继续沿着他指明的办院道路,充满信心地向着世界一流经济管理学院的奋斗目标坚强迈进。

 

在陈吉宁的提议下,参加活动的嘉宾和师生校友们全体起立,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朱镕基老学长、老院长的无限感激和崇高敬意。


来源 | 清华经管EMB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